月份越来越大,乐善身子自然就越重了,人自然也越发的懒了起来。
杨颐这次科考很是顺利,虽说只是中了个举人,但也是相当不错的了,杨父知道了高兴的不得了,也精神了许多。
杨颐将宁云镇的三进小院卖了,带着沅娘置办了新的宅子,就在离着小杨府不远处买了个五进的院子,收拾了下住的倒也算是舒服,两人拜堂就成了亲,日子算是和美的很。
乐善的心里总算也是踏实了下来,这下汴京都在议论杨家有出息了,出了位举人,因着大姐夫杜仰煕跟四姐夫沈慧照的关系,杨颐倒是没有被发配到外地去赴任,之做了个六品闲散小官,倒也乐的自在,好在杨颐也是满腹才学,有杨羡的两位姐夫照看着,倒也不差。
喜儿欢喜的很,杨家不受流言蜚语,生意好了起来,二郎君又中了举人,实在是好得很。
她一脸欢乐地跟在乐善身后,也不知道乐善要去哪里,也不知道所为何事,乐善跟玉簪瞧着她那一脸娇憨的模样,就无奈的摇了摇头。
木尧这次倒是中了个秀才,去了宁云镇的一个书院教书,倒也算是不错的,宁云镇的那处书院倒是挺有名的还被陛下亲自赐过牌匾,虽说木尧只是教小学童,但是倒也不错的。
乐善想着也好,教书先生也稳当,何况木尧家中也算是殷实人家,喜儿过去也不会吃苦。
喜儿跟着乐善走进了大厅,瞧见厅里面跟杨颐并排坐着的木尧,就立即瞪大了眼睛:“咦?怎么是你。”
玉簪回过头瞪了她一眼,喜儿倒是不明白了,有些傻傻的冲着玉簪眨巴了下眼睛。
木尧恭敬地向乐善行了礼,然后朝着喜儿笑了笑。
喜儿见人家冲她笑,她自然得回个礼不是,立即回了木尧一个大大的傻笑。
玉簪瞧着喜儿那个傻劲儿,气得脑仁都疼了,乐善瞧着倒是笑了起来。
乐善暗自摇头:“看来,这丫鬟是非嫁不可了。”
玉簪看着喜儿就道:“走,跟我下去沏壶好茶来。”
喜儿忙傻乎乎的笑了笑,就跟着玉簪下去了,临走之前还朝木尧灿烂地一笑。
乐善打量着木尧,杨颐自然知道这是在挑剔了,心里不由得对自己这位朋友祈祷,希望可以入乐善的法眼。
杨颐,主动开口道:“嫂嫂这个是的好友,木尧现在宁云镇云诗书院做教习先生,文采也不差,家中人口也简单,有良田宅子,家境倒也是殷实。”
乐善微微颔首,目光打量着看着木尧,慢慢道:“嗯,听二弟这般说,倒也算是不错,只是,木郎君,我喜儿虽只是个婢女,但在我身边多年,我早已将她视作家人。
她生性单纯善良,我希望她日后能过得安稳幸福。
你既对她有意,能否与我讲讲,你对未来有何打算?”
木尧恭敬地欠了欠身,神色认真道:“大娘子,不瞒您说,我深知喜儿姑娘的珍贵。
我在云诗书院任教,虽谈不上大富大贵,但凭借这份俸禄,足以维持生计。
我家中父母皆是本分之人,且家中田宅颇丰,喜儿姑娘嫁过去,定不会吃苦。
日后,我也会继续努力,争取在学问上有所精进,若有机会,或许还能在仕途上谋得一官半职,给喜儿姑娘更好的生活。
我定会一生呵护她,不让她受半点委屈。”
乐善微微挑眉,眼中闪过一丝赞许:“哦~木郎君能有此心,倒也难得。
只是,婚姻之事婚,并非儿戏。
你与喜儿相处时日也不算短了,可曾考虑过你们之间的差异?喜儿没读过什么书,平日里行事又单纯憨直,你真的能接受吗?”
木尧微微一笑,眼中满是笃定道:“大娘子,我与喜儿姑娘相识以来,正是她的单纯质朴深深吸引了我。
在这纷繁复杂的世间,她的那份纯真如同清泉一般珍贵。
我不在乎她是否读过书,我只知道,与她在一起,我感到无比的轻松和快乐。
我愿意用我的一生,去守护她的这份美好。”
乐善看着木尧坚定的眼神,心中对他的印象又好了几分。
她转头看向杨颐,开玩笑问道:“二弟,你与木郎君相交已久,你觉得他为人如何?”
杨颐忙道:“嫂嫂,木尧为人正直,心地善良,且重情重义。
我与他相识多年,深知他的为人。
他对喜儿姑娘的感情,也是真心实意。
我觉得,他是个值得托付的人。”
乐善微微点头,思索片刻后说道:“如此,我便放心了几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