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董和徐总这些久经沙场的大佬,一旦做了决定,执行力绝对是顶级的。
几乎就是第二天,苏砚的个人账户就收到了两笔巨款的到账通知短信。
两个亿!
真金白银!
分文不少!
看着手机屏幕上那一长串零,饶是苏砚心性沉稳,也忍不住深吸了一口气。
有了这笔钱,再加上陈主任那边可能带来的国家级资源倾斜,以及学校提供的场地和计算资源,【伏羲】计划,终于可以甩开膀子,放手大干了!
李明德更是高兴得像个孩子,拍着苏砚的肩膀连声说“好”
,仿佛已经看到了【伏羲】诞生,碾压一切,扬我国威的那一天。
师生二人摩拳擦掌,苏砚立刻开始细化研发路线图和团队分工,李明德则忙着去落实实验室和对接学校资源,王浩、陈静、张猛三个博士生更是打了鸡血一样,废寝忘食地投入到对【伏羲】架构文档的消化和学习中……
整个【伏羲】计划的初创团队,都沉浸在一种即将开创历史的、高昂的奋斗激情之中。
而与此同时,大洋彼岸,阿美莉卡,全球第一款通用人工智能【无限】,正式上线!
这一天,后来被无数历史学家和科技评论员称为“AGI元年”
的开端,或者,是“潘多拉魔盒”
被彻底打开的日子。
起初,大多数人是抱着怀疑和看热闹的心态。
“【无限】?哪冒出来的?能比GPT牛逼?”
“呵呵,阿美莉卡佬就喜欢搞噱头,坐等【无限】变‘无限Bug’,然后CEO出来哭着道歉。”
“通用人工智能?真当是拍科幻片呢?能达到贾维斯或者红后那种水平?我直播倒立吃键盘!”
几乎没有人,真的相信这玩意儿是一款能和科幻作品掰手腕的、货真价实的通用人工智能,最多也就是个更聪明的聊天机器人罢了。
但很快,随着第一批用户将他们与【无限】的交互体验分享出来后,整个舆论风向,彻底变了!
起初,只是一些小范围的“卧槽”
在各个专业圈子里流传。
某开发者论坛,一张截图疯传。
有人贴出了一段困扰团队数周的、极其刁钻的内存泄漏C++代码,旁边附上了【无限】AI在几秒钟内给出的精准分析、问题定位、以及优化后的修复代码!
发帖人只有一句话:“我感觉我十几年的编程经验,被狗吃了……”
帖子下方,瞬间盖起几千层楼,全是各种语言的“WTF”
、“这不科学”
。
某设计师社区,某知名插画师不信邪,输入“克苏鲁风格的幼儿园毕业典礼”
,想看AI出糗。
结果【无限】甩出九张光怪陆离、既恐怖又诡异萌、细节和氛围感直接拉满的概念图!
插画师当场就把图发到社交媒体,配文:“讲个鬼故事:AI的想象力可能已经超越人类。。。。。。”
图片被疯狂转发,无数设计师和艺术爱好者表示“膝盖碎了”
、“这还让不让人活了”
“我的眼睛需要格式化”
。
紧接着,这些“小范围”